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李莲英个人资料简介

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清咸丰五年净身为太监,翌年入宫。同治六年,受封二总管。慈禧太后赐名连英,俗作莲英。在宫中期间,深得慈禧太后器重,太后甚至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皇家祖制,封为正二品总管太监,统领全宫所有宦官。
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亦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宣统元年61岁时,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宣统三年卒,享年63岁。
人物评价:
有人说清朝半壁江山,都坏在李莲英手里了,平心而论,李莲英权诈贪婪,是个罔顾大体只知利己,太后老佛爷跟前一条忠奴而已,若跟明朝的刘瑾魏忠贤瞒上欺下祸国殃民的一代权监来比,那还未免太抬举他了呢!李莲英虽然成为太后跟前言听计从的大红人,可是他遇事谨小慎微,对于一般妃嫔宫娥、女官命妇,有了舛错,惹太后不高兴,他总是尽量替人美言遮盖,曲意回护,所以在太后左右人人对他都有好感,说小李子是个干练敏实、溢美隐恶的好人。
人物争议:
李莲英之死说法有三:吸大烟患“烟后痢”在家病死。拜谒东陵慈禧陵,回时被人所杀。还有就是掌管京师九门钥匙的步军统领衙门正堂江朝宗在什刹海会贤堂请李莲英吃饭。饭后,李莲英途径后海河沿被土匪所杀。当时李莲英家人对外坚称李莲英是病终。隆裕太后赏银千两为其办丧事葬李莲英于海淀区玉渊潭思济庄村。李莲英墓地方圆二十亩,有祠堂、配殿。墓地石牌坊横额的字是:“钦赐大总管事公之墓”。
轶事典故:
出宫之谜
围绕李莲英出宫和他的身后事,又有许多传说。有人说他是看到光绪弟弟载沣监国摄政,恐遭报复退居宫外;也有人说,李连英死后,宫中太监纷纷抢夺他的遗产,隆裕太后将财产全部充公;还有人说,李莲英生前得罪了许多人,出宫后深居简出,但最终还是被人在后海附近暗杀。
类似传说虽十分盛行,但从当时清宫对李莲英出宫及死后的安排来看,这些传说都无法令人置信。但是为何李莲英的墓中只剩他的头颅,而其躯体不知去向,无人得知其因。但是至少,李莲英是病死的这一说法站不住脚。
作为一个太监,李莲英的身份极为卑贱。不同的是,由于慈禧太后的赏识和宠爱,他享受到了皇宫太监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金钱财富也滚滚而来。但也正因与慈禧的这层特殊关系,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
墓葬被掘
李莲英的坟墓早在1966年就被破坏了,只有墓志铭的拓片保留了下来。
李莲英死于宣统三年,时年63岁。这时,绵延了二百多年的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莲英的坟墓遭到挖掘,一名教师被委派下去清理,结果下去打开棺材以后发现他的棺材里只有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尸体身躯无缘却无故消失了,具体去向无从考证,但是李莲英的碑文上面介绍其尸身是完整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生前得罪人太多了才导致死后才身首异处。比较悲惨的说,李莲英埋葬有头无身记录的档案保留在当今的清廷档案里面。
1.自然韩系裸妆STEP1:在用BB霜为面部做好打底工作之后,用浅米色的眼影晕染在白色区域内,为整个眼窝提亮,同时让眼睛看上去不那么浮肿。STEP2:用浅咖啡色的眼影晕染在双眼皮范围处,眼尾要往上方多做一些晕染,让眼睛更加深邃有神。STEP3:用浅色的珠光眼影横扫在下眼睑卧蚕的位置,增加桃花眼的感觉
电影《万物理论》,讲述霍金的故事。名字虽然听起来像是霍金的学术理论,其实更偏重于霍金和第一任妻子简的爱情。这部电影上映于2014年,主演埃迪靠它问鼎奥斯卡奖,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2015年,他又出演了《丹麦女孩》讲一个了 变态的故事。《万物理论》这部影片也是当年奥斯卡大奖热门,很有希望连冠
一、应届生是什么?应届生其实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当年毕业的学生,对于本科生来说,也就是大四、研三(三年制博士研究生)、博四(四年制博士研究生);其实毕业后2~3年没有工作、人事档案还留在学校的,也算作应届生。这里要提一嘴,高考的时候其实也分应届生和往届生,高考复读最大的不利就是,你变成了往届生,不能报考
快捷键(电源键+音量键)截屏在自己想要截图的页面,同时按住电源键和音量下键,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都可以用这套快捷键来截屏。通知栏中“截图”按钮在想要截屏的页面,直接下拉通知栏,在众多图标按钮中找到“截图”需要截图的时候,直接点击此按钮即可。三指下滑截屏此方法需要先设置好才能使用,而且只适用于部分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