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横扫欧亚战无不胜,为何两度东征日本,却遭遇失败
在世界历史上,蒙古族的崛起和壮大,绝对是一个奇迹,从1206年各部落统一,建立起蒙古政权,成吉思汗铁木真及他的后代子孙带领蒙古大军,便开始了疯狂的扩张征伐之路。
自1206年灭高昌回鹘王国,到1279年灭南宋王朝,短短几十年间,蒙古铁骑利用快速机动的战术和凶残彪悍的战斗力,横扫欧亚所向披靡,先后消灭亚洲和欧洲大陆上四十多个国家,其疆域最广阔时,几乎占到世界陆地面积的一半。
可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铁骑,却在蒙元鼎盛时期,两次讨伐小小的岛国日本,均付出了沉重代价惨败而归,这是为什么呢?
一、不肯臣服兵戎相见
早在1274年第一次东征日本之前,蒙古帝国从1231年到1273年间,先后九次征伐今朝鲜半岛上的高丽,最终成功迫使其彻底投降,这样高丽便成为进攻日本的重要桥头堡。
在完全控制距离日本较近的高丽后,忽必烈一边加紧对南宋的进攻,一边派使节赴日,威胁日本臣服,建立并不平等的外交关系。

(快速机动的蒙古军队)
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是镰仓幕府的北条时宗,对于蒙古使臣的威逼利诱,他坚决予以拒绝,这让忽必烈原本爆棚的自尊心大受打击,为了报复日本的蔑视,正和南宋激战的蒙古军队,决定同时对日本远征。
可是蒙古铁骑之所以能横扫欧亚,靠的完全是陆地上的快速冲锋,对于出海作战并不擅长,于是忽必烈一边命令臣服的高丽加急打造出900多艘战船,一边从被收伏的汉军中挑选水军,最终组成蒙汉诸军20000人,由蒙古主帅忻都和汉朝将领刘复亨统领,此外高丽也组建5000人马参与东征,由武将金方庆指挥,总参战兵力25000人。
有人认为,蒙古第一次东征日本时,之所以兵力并不多,是因为忽必烈对日本缺乏认知,过于轻敌。事实上,此次东征,除了临时难以凑得更多的水军外,忽必烈也将其当作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以积累海战经验并考察日军的作战能力,并没有打算仅通过一次战争就征服日本。
二、文永之战损兵折将
当时正值日本后宇多天皇的年号“文永”,所以第一次元日战争又称“文永之战”,10月5日,900多艘战舰所载的东征蒙军,首先抵达日本对马岛,在歼灭了滩头80名日本武士后,蒙军轻松占领该岛,他们一边在岛上烧杀劫掠,一边休整,直到10天后,那些首次登船吐得稀里哗啦的蒙古武士们恢复过来,才继续前进。
从对马岛仅80人名守岛武士可以看出,日本并没有料到蒙古会出海讨伐自己,直到登马岛沦陷后,日本各太宰府才紧急动员,利用蒙军休整这十天,集结了超过10万的军队。

(掌控幕府的北条时宗)
日本深知蒙古军队的厉害,所以紧守本土并不外出迎战,于是对马岛上的一幕再次在壹歧岛上演,由于位置靠前,这两个岛在蒙古两次东征时,都首当其冲受到蒙军蹂躏。
在壹歧岛又休整五天后,1274年10月20日,蒙军终于在日本本土博多湾实施登陆,双方随即展开激战,由于日本此前并没有什么大兵团作战经验,各部队均由各个领主指挥,所以虽然兵力上占优,但是在战场局面上,日军并不占优,此外蒙军的火炮和霹雳弹,也对还只有冷兵器的日本士兵造成极大的威慑作用。
战斗从早上打到了傍晚,蒙军虽然勇猛,但架不住源源不断增援的日军,而汉军将领刘复亨的意外中箭受伤,也让蒙军士气大受打击,日军逐渐占据上风。
天黑以后,双方各自收兵回营,由于担心遭到夜袭,蒙军退回船上,当晚清点兵马,两万多兵马,仅一天时间,就死伤过半,加上水军指挥刘复亨受伤,于是忻都决定退兵返航,第一次东征就此结束。
第二天,当日军发现蒙古人已经离去,禁不住欢欣鼓舞,全国都陷入胜利的喜悦之中。
三、二度东征折戟沉沙
虽然损兵折将,但是忽必烈却认为首次东征仍然取得了威慑日本的效果,于是在1279年,他又派了一组使团前往日本,劝逼对方称臣纳贡,而同样认为打跑了元军的北条时宗,则将蒙古使团全部斩首,表明自己决不屈服的决心。

(忽必烈)
首次抵抗侵略拒敌成功,让北条时宗信心大增,他一边加紧防备,在博多湾沿岸修建了长达20多公里的高墙石坝,以阻止来犯之敌登陆,一边还打算出兵高丽主动进攻。为此他再次在全国征集兵员,只是还没等他组建起西征部队,南宋便灭亡了,出兵计划只得搁置。
1281年5月,因使团被杀暴怒的忽必烈,再次下令东征,此次出征的军队总规模达到15万,战船近4000艘,部队分兵两路,一路为从高丽港出发的40000余人,由蒙汉军和高丽军组成,主帅仍为蒙古人忻都和高丽人金方庆,战斗力十分强大。
而另一路从浙江出发的十几万江南汉军,就差得远了,主要是由南宋降兵组建的”新附军”和”通事军”组成,这些士兵过去多为流民、难民和盗匪,不仅军纪差,战力弱,且难以管理,每到一处常化身为匪祸害一方,加上统领这路军队的主将,为南宋草包降将范文虎,根本没有统军能力,战斗力之低下可想而知。
5月10日,从高丽出发的4万元军主力再一次血洗对马岛和壹歧岛,休整二十余天后,始终没有等来江南军会合,便于6月初率直扑博多湾,意图率先进攻,一举拿下太宰府,占领九州地区。
可是蒙军发现这次日军早有防备,高高的石坝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登陆墙,战船根本无法靠近,最终蒙军改由在志贺岛登陆,双方为争夺海中通道大打出手,虽然这四万蒙军骁勇善战,但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日军仍然一步未退,牢牢守着登岛道路的入口,蒙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只得退回壹歧岛。

(文永之战)
在军事会议上,蒙古主帅忻都表示粮草已经不多,战船也需维修,不如撤退返回高丽。但金方庆则坚决反对,主张等人数众多的江南军到来后,与日军决战。
但是范文虎率领的江南军,由于组织混乱,不仅在本应会师的日子三天后才从浙江启程,一路上还总是迷失方向,直到先发的蒙古军团战而无果退回壹歧岛十天后,才姗姗前来。
十几万后援的加入,让蒙古军团士气大振,双方合兵一处,很快重整旗鼓,并于七月末移师鹰岛,准备向日本本土发起总攻。
可就在即将进攻之前的8月1日夜晚,一场超级台风突然降临,席卷整个征日元军舰队,大量舰船被飓风和巨浪撕裂肢解,惊慌失措的蒙军将士们纷纷落入海中,淹死者不计其数。
而日军则趁机展开绞杀,元军毫无还手之力,忻都和金方庆只得带领残部撤退。
范文虎和其部下原本驻宿在鹰岛陆地上,海面船只被毁后,大家正指望在主帅带领下想办法离开,但这位将军却趁人不备,挑了条好船在亲信护卫下自行逃命去了,被困孤岛的十万多汉军,只能任由日军疯狂屠杀,最终近八万多人死于刀箭之下,两万人被俘为奴,只有三名士兵,靠一条破船逃回大陆。

(两次东征路线图)
这场台风来得如此神奇,以至于日本人从那时起将其称为神风,寓意有神庇佑和胜利之意,甚至二战时日军同归于尽的神风特攻队,也都取自这个彩头。
经此惨败之后,忽必烈极为震怒,此后又数度督促高丽造船,准备三征日本,弄得日本精神紧张时刻备战,可没多久,忽必烈病发离世,远征日本这才彻底罢休。
四、东征失败早已注定
有专家认为,在陆地上战无不克攻无不胜的蒙古大军,之所以两次讨伐日本失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第一次东征时正与南宋进行最后的决战,根本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而且出海作战又不是蒙古人的强项,再加上忽必烈根本没把日本放在眼里,劳师远征的蒙军失败不可避免。
二是蒙古单兵战斗力和出海作战后勤保障能力不足,蒙古军队之所以在陆地上能所向无敌,靠的是快速机动的骑兵发起突然袭击,并非单兵作战能力,由于长年的游牧生活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行军的过程中,他们无须为庞大的粮草后勤保障体系而分心,渴饮马血饿食马肉,每到一处便烧杀劫掠以战养战。

(台风袭击蒙军战舰)
而伐日蒙军乘船出海,丧失了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优势不说,不能攻入日本本土,以战养战的后勤保障便无法实施,一旦久攻不下,只能选择退兵。
三是第二次征日时,虽号称15万之众,但由南宋降兵组成的十余万汉军士气低落贪生怕死,根本无心恋战,是标准的鱼腩部队,仅凭蒙军四万人马,兵力上根本不足以登陆成功。
四是海上台风频发,一旦登陆不能很快实现,没有海战经验的蒙军船队,便极易遭到台风袭击,尤其是第二次东征,猛烈的台风持续四天之久,东征军队舰船几乎毁损殆尽,除北方蒙军少数舰船逃离外,南方汉军十万元军被困孤岛,即无补给又无退路,只能沦为日军的屠杀对象。
可以看出,准备不足及军事战术上的僵化,是陆地上战无不胜的蒙军,两次讨伐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
一、 购买公务机票渠道及报销(一)购票渠道1、直接购票:凡持有公务卡的购票人,均可登录政府采购机票管理网站自助购票。该渠道仅能为持有公务卡的购票人购票,并使用公务卡结算。2、委托购票:购票人可委托航空公司直销机构或机票代理机构购买公务机票。可以使用公务卡刷卡方式结算,也可以预算单位转账方式结算。3、
迷鳃类的鳢科,水族爱好者以及商家们称之为雷龙鱼。又因为其头顶部平滑,鱼吻稍尖,上下颌开口幅度较大,酷似蛇类,所以台湾地区的商家和爱好者亦称之为蛇头鱼。说雷龙鱼或者蛇头鱼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那么换种说法,黑鱼,可能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是同一类生物,我们常说的黑鱼在观赏鱼市场上被称为乌
作为一名男生,最令我们忐忑的一句话,莫过于“你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但是……”,但是后边的话,着实会让我们有些不知所措,我们未免会有所疑惑“既然对方觉得我们很好,她为什么还会拒绝我们呢?”而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好人卡”,顾名思义,就是对方虽然称赞我们很好,但是对方却并没有应允我们的追求,我们也可以说
有的朋友想装一台电脑,但是害怕不会装,其实现在电脑组装不是很复杂,安装挺简单的,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们应该都没有问题。在这里我在给大家说一下怎么简单的组装一台电脑。本文不包含系统安装教程本文器材部分为二手产品,仅展示安装过程机箱准备好 把机箱面板打开,清理一下机箱自身线材。以及整理螺丝。主板(ssd)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