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生活常识

《保险法司法解释》修改了哪些内容?实务上怎么解读、应对?

作者:林良宁律师in广西南宁 2024-10-01 08:00:5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新的保险法司法解释,但总体而已,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修改。变化较大的有2处,一是《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二是《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二条,2处均是将“不成效”修改为“不成为合同内容”。

这个修改,是为了与《民法典》关于格式条款等相关规定相一致。那么,在保险实务中如何应对?分三个阶段:


一、先判断免责条款能否成为保险合同的内容

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订立阶段,务必履行对免责条款的提示和说明义务。若保险公司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投保人没有注意或者理解逾期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免责条款的,投保人一方可以主张该免责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二、然后判断该免责条款是否有效

假设该免责条款能成为保险合同的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有效的。以下三类格式条款无效:

1.违反法律行为效力的一般性规定。例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等。

2.条款内容明显不公平不合理。例如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保险公司责任、加重投保人一方责任、限制或排除投保人一方主要权利。

3.侵害对方人身或财产权益。例如《民法典》506条规定的造成投保人一方人身损害,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害。

存在上述情形的,投保人一方可以主张相关免责条款无效。

三、最后免责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可作出有利于投保人的解释

对于有效的免责条款,若按通常理解存在2种以上解释的,投保人一方可以主张依法按照不利于保险公司一方的解释进行理解。

相关推荐

雾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在遇冷时凝结成的小水滴或冰晶,它们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雾。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昼夜温差较大,且湿度较高的地区。雾的出现,不仅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是大自然为我们上演的一场精彩的物理变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其实是水蒸气在接近冰点的温度下,直接在物体表

【每日一典】生灵涂炭亦作“生民涂炭”。生灵:犹生民,即百姓;人类。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有益于生灵。”亦指生命。沈约《与徐勉书》:“而开年以来,病增虑切,当由生灵有限,劳役过差,总此雕竭,归之暮年。”涂:烂泥;炭:炭火。老百姓陷于泥潭,坠于火坑。比喻人民处于极其痛苦的境地。语见《尚书•仲虺之浩》:

风风雨雨【读 音】:fēng fēng yǔ yǔ【释 义】:不断地刮风下雨。比喻障碍重重。又比喻时代动荡,谣言纷传。【出 自】:元·张可久《晋天乐·忆鉴湖》:“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例句1. 风风雨雨过去了,天气会变晴,一切都无所谓了。2. 愿我们的爱情日益牢固,风风雨雨同甘共苦。3. 愿

《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作品赏析:这是诗人写的一首关于青年男女的爱情诗,诗人借用少女的口吻,把一个沉浸于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通过杨柳青青把春日里少女对钦慕男子的那种充满欢喜却又担忧,那种饱含希望却又疑虑的复杂心理描写的活灵活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