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宪法在哪次会议设立?新中国首部宪法这样诞生!

1954年,毛泽东主持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1953年年底,毛泽东一行乘专列离京,前往杭州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在列车上,毛泽东曾对随行人员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由于起草宪法的人员都是环西湖而居,所以也有一种说法,把“五四宪法”草案称为“西湖稿”。
为了做好“立国安邦”这件大事,毛泽东和起草小组一头钻进了宪法堆里,阅读、钻研各国宪法。中国的宪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所以毛泽东着重研究了1918年苏俄宪法和1936年苏联宪法以及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宪法。据起草小组成员胡乔木的回忆,毛泽东对宪法起草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工作紧张而详细。起草一事计划在1954年1月31日完成宪法草案初稿,随即送中央各同志阅看。接下来的时间要落实讨论、修正等工作,并交全国人民讨论,争取在9月间根据人民意见做出必要的修正后即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最后通过。
虽然在起草过程中困难重重,反反复复,几易其稿,但毛泽东仍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简单明了。在毛泽东看来,新中国在许多方面还欠缺经验。宪法写得简单明了是有好处的。等日后经验丰富之时,可以再制定更详细的宪法。子法可以根据情况多制定一些。作为母法的宪法,就不要随便变更、修改,否则会有影响。毛泽东说,“除总纲外,其他各章都写得比较简单。文字尽量通俗易懂,便于群众了解和掌握。”
1954年6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公布宪法草案的决议,要求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立即在人民群众中组织关于宪法草案的讨论,发动人民群众积极提出修改意见。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了社论号召开展广泛讨论。一场轰轰烈烈的宪法草案讨论随即遍及全国。“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一时变成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标志着新中国第一部“人民的宪法”由此诞生。经过长期的斗争和努力,中国人民终于有了一部代表自身权益,遵循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宪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著名党史专家逄先知曾撰文指出“五四宪法”在内容和结构上有几个鲜明特点。它真正从法律上保证实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保证发展国家的民主化,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同时,“五四宪法”也是对《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通俗易懂,文字简明。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知识总结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有三种:一般式 y=ax2+bx+c(a≠0);顶点式 y=a(x-h)2+k;交点式 y=a(x-x1)(x-x2).三种表达式各有特点,下面我们分别细说。一、一般式:一般式的表达式是y=ax2+bx+c(a≠0),a、b、c分别是二次项、一次项、常数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艺术生们都会四处搜寻适合自己的院校。最近几年,艺考竞争日趋激烈,而很多艺考生又普遍文化课“瘸腿”严重,想考入一所本科院校难度的也非常大。那么是不是艺考生考不上本科就没前途了呢?当然不是,今天就向大家推荐五所办学水平极高的专科艺术类院校,让成绩不是很高的艺术生们多一些选择。1.
上古以来,西藏被称为“神魔之地”,因为那里出现过“蜥蜴人”。去过西藏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去西藏的大街上或者是寺庙里,经常会看到一些诡异的画像和雕像,红色黑色蓝色都有,他们都有很多共同点,就是里面的神面目狰狞,而且他们会把人类的头颅穿成项链戴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头顶上都会出现第三只
汽车遮阳板,就是安装在司机上方用来防止阳光刺眼的板子。用的时候可以上下翻左右翻,不用的时候可以翻上去。Magotan/CC的遮阳板为多功能遮阳板,带化妆镜,化妆镜盖为滑盖结构,并且带化妆灯功能,在镜盖拉开过程中灯点亮,镜盖拉关过程中灯熄灭。在镜盖打开的时候将遮阳板扣向顶棚,灯自动熄灭,在遮阳板从顶棚